最新资讯

“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调查:通过互联网认知中国文化

“一带一路”沿线七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的印象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教育、旅游、科技合作进一步推进,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活动成为开启交流之门的“金钥匙”。分布在全球140个国家(地区)的孔子学院充分发挥了语言的文化传播作用,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铺路架桥。

调查显示,20.40%的受访者具有汉语初级使用水平,其中2.80%的受访者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对话,8.60%的受访者掌握一些简单的汉字,9.00%的受访者能够使用中文传递基本信息。此外,1.30%的受访者能够使用中国俗语熟练表达。随着中国驻外语言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网络化布局,语言服务及教育活动成为沿线国家青年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其中,“高学历、高收入”外国青年活跃在其所在国的网络空间,对中国文化认知正向且积极,对中国文化价值观认同度较高。一般而言,“双高”青年群体对所在国当代文化建构和社会舆论走向具有较大影响。为此,该群体对中国的文化印象和价值观认同与否,是影响“民相亲”的重要因素。

受访者中,18~25周岁(占比为33.30%)、26~35周岁(占比为33.60%)、36~44周岁(占比为33.10%)三个年龄段分布比例相当。在学历构成方面,获得学士学位的青年占比为56.60%,获得硕士学位的为16.90%,博士学位的为1.20%。在职业构成方面,在职人群是本次调研的主体,占比达67.30%;在读学生群体占比为16.00%。此外,收入水平也是影响文化接触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中“中高收入群体”总占比为67.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积极参与重要事务,在世界舞台上不断发出中国强音。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吸引了不同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调查显示,33.70%的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在3年以上,其中22.90%的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时长超过5年,10.80%的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为3~5年;19.80%的受访者在近三年内接触过中国文化;46.50%的受访者在近一年内接触到了中国文化。

2017-08-24 09:58:02 来源:光明日报

关于我们

©2017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版权所有 http://www.gx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