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教学系部>> 艺术系>> 教学科研
【教学质量提升月】艺术系开展《中国美术史》教学公开课

来源:艺术系      2025年04月12日     点击量: 次     作者:刘国红 摄影:杨鑫娟 终审:党委宣传部
浏览字体: 【 】 【打印】 【关闭

    

  为促进教学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引导教师将课程思政和美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提升育人质量。4月11日下午,艺术系在教学楼4-202教室开展《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公开课。学院党委副书记梁秋(主持党委工作)、教务处及艺术系教师代表参加听课、评课环节。

    

  本次公开课由艺术系专任教师刘国红主讲,授课课题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民国时代的画坛大家”。刘国红老师以“美”和“术”为切入点,从人格美、自然美、生活美、笔墨美四个维度解读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等画坛大家的艺术生涯。课堂伊始,她通过概述20世纪中国画发展期间出现的流派之争过渡到“文艺作品为谁服务”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艺术创作要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理念。接着以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奔马》《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中所包含的坚贞不屈、抗争到底的民族精神为例,阐述徐悲鸿先生“艺术救国”的伟大人格力量。随后,又从“自然美、生活美”分析齐白石先生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要善于从自然中捕捉物象的形态和神韵,将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课程最后,教师为同学们解读黄宾虹先生艺术生涯所概括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五笔七墨”,并以其代表作《青山红树》《青城山坐雨》展示中国绘画笔墨的皴擦、点染、渲染等技法的无穷魅力。课堂节奏感鲜明,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也为后续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课后,梁秋副书记对教师将课程思政和美育元素融入课堂的教学环节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对教学中的语速、内容的衔接提出优化意见。希望教师们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此次公开课不仅体现了艺术系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成效,也为教研室全体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下一步,艺术系将继续以观摩课、公开课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艺术系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 04-11 ]
下一篇:没有了!